Graeber | 中文里的格雷伯

如果公共人类学得以成立,David Graeber (1961-2020) 的突然离去是这一领域能构想到的最大危机。而本专题并不想把这位了不起的有机知识分子封装在仪式性的悼念里。正如Mauss的《礼物》既是人类学名著,也是他献给在一战中阵亡的年鉴派诸友最好的礼物,所有关于此书的阅读和讨论皆是其回声。本专题通过编译、介绍这位学者来继续他的思考和实践。

credit/ 结绳志Graeber编译小组
时间/ 20200905

01.

Graeber, David. Fragments of an Anarchist Anthropology. Chicago: Prickly Paradigm Press, 2004.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
许煜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格雷伯为中文版所写序言“自述:我是怎样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转载于澎湃思想市场,2020-09
*本书最后一章“人类学(作者有点不情愿地恩将仇报)”转载于公众号“社會學會社”,2020-09
*书摘:“无政府主义其实没那么可怕,他们核心诉求是全球化和抵抗工作”,澎湃翻书党,2014-1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5958

Graeber, David. 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Brooklyn, N.Y.: Melville House, 2011.

译本1 《债:第一个5000年》
董子云 孙碳 译,中信出版社,2012

译本2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羅育興 林曉欽 译,商周出版社,2013

Graeber, David. The Utopia of Rules: On Technology, Stupidity, and the Secret Joys of Bureaucracy. New York: Melville House Books, 2015.
《規則的烏托邦:官僚制度的真相與權力誘惑》 
李尚遠 译,商周出版社,2016

Graeber, David. Bullshit jobs: A Theor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8.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李屹 译,商周出版社,2019

Graeber, David. Toward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value: The false coin of our own dreamsPalgrave Macmillan US, 2001.

第一章“谈论价值的三种方式”的翻译转载于公众号“暴风骤雨”
贾彦艳 陈世董 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 年第11期

公号“阵地”中可以找到第六章“重访莫斯”的“开头”中与“作为社会主义理论论稿的《论礼物》”两节;和第七章“我们梦中的虚假硬币”中“马克思主义与巫术”“巫术与人类学””巫术与宗教态度“三节。

Graeber, David. and Marshall Sahlins, On Kings. Hau, 2017.

公号“阵地”翻译了该书导论“关于王权的一些论题”的一部分。

02.
文章与谈话

报刊

大卫·格雷伯:反对经济学,2019-1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156465

另一种艺术界(二):作为一种市场价值的自由乌托邦,2019-12

另一种艺术界(一):艺术共产主义与人造稀缺性,2019-10

罗贾瓦危机丨大卫·格雷伯谈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民主实验,2019-10

大卫·格雷伯谈“黄背心”运动:我们脚下的大地已经偏移,2018-12

为什么越来越多“狗屁工作”被创造了出来?,2018-07

从莫斯到MAUSS:反功利主义运动的前世今生,2017-10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3711

自媒体

民主可能还不存在:大卫·格雷伯和阿斯特拉·泰勒对谈,2020-07

大卫·格雷伯演讲 “文化不是你的朋友”,2019-03

Graeber在表演艺术家TheArtistTaxiDriver主持的活动中表演单口喜剧演讲“文化不是你的朋友”(详见上面“跳水台”的翻译)

*公众号“跳水台”:大卫·格雷伯 (1961-2020) 音频视频合集(9月11日过期)

大卫·格雷伯 | 如果我们不玩,那还有什么意义?,2020-01

*公众号“阵地LeFront”另有其他编译文章收于其 #大卫·格雷伯 专辑

大卫-格雷伯:想象一个没有狗屁工作的世界,公众号“无隅”,2020-09
劳工记者Chris Brooks采访David Graeber

03.
讨论格雷伯

中川理,从斯科特到格雷伯:无政府主义与人类学,苦琴酒 译,澎湃思想市场,2019-05
原文刊载于『現代思想』2019年5月臨時増刊号「総特集=現代思想43のキーワード」青土社。作者中川理是人类学家,立教大学异文化交流学部准教授。

王行坤、房小捷,反思“狗屁工作”概念:该消灭的是狗屁工作还是异化劳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152118

林浩立,「閃亮的金屬外殼」:蝙蝠俠、小丑和科層體制中的「英雄」,芭樂人類學,2019-11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761

司黛蕊,公共人類學的可能:從David Graeber談起,芭樂人類學,2012-12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3841

吳宗昇,欠債與還債:債務的社會學世界,巷仔口社會學,2018-05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5/08/wuchungshen-2/

李明璁,在「狗屁工作」中重尋工作意義感,新新闻,2018-09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3600

04.
纪念

王炜,悼念大卫·格雷伯,2020-9
许煜,悼念格雷伯:如果你不相信乌托邦,你一定是傻瓜,澎湃·思想市场《格雷伯的礼物》专题,2020-9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