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憎恶、轻蔑,还是热爱、欣赏……特朗普或许是当代最能激起人们情感反应的公众人物:他轻而易举就能让媒体与大众的目光聚焦己身,以不合常理的言论和行为不断挑衅政治规范;在镁光灯下,特朗普本人被打造成一种资本主义政治奇观——因而具有研究意义。
现代人果真在一路奔向自己创造的制度枷锁吗?本文反思了“社会不平等之起源”的老生常谈,用考古学独特的长时间视角,重新阐释史前社会生活的季节性节律,展现考古学与人类学激荡出来的丰富想象张力。
本篇是格雷伯于2014年发表在Hau上的论文。除了有关于金融化、阶层认同等学术概念的新颖分析,其主张也激发我们最切身的感受与思考:如何面对学界的焦虑氛围和虚伪风气?怎样才能过上一种真诚、愉快、有价值的生活?
纪念一位学者最好的方式,即是以他呈现出的生命状态对撞时代当下知识分子的困局。本文作者正是如此,在他的梳理中,格雷伯面临着马克思和韦伯都曾面对的难题:学术如何直面政治,知识能否连接价值,批判怎样和行动彼此激发。
本期刊出的是第7期关于全球公卫中的跨国人道主义的讨论。在全球疫情“下半场”后重温红会和国际援助的政治,别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