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文于弗雷勒的诞辰百年2021年9月19日发表在《雅各宾》杂志上。作者彼特·麦克劳伦(Peter McLaren)是保罗·弗雷勒的亲密战友,他目前是民主项目(Paulo Freire Democratic)的联席主任以及全球道德和社会正义(Global Ethics and Social Justice)国际大使。麦克劳伦是世界上首要的批判教育学学者之一,著有四十多本书,包括最近的《叛乱的教育学》(Pedagogy of Insurrection)。
运动是得是失?是新的还是旧的?是既定的还是形成的?是需要完结的还是必将失望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具体语境中被探索,但正如世界在新冠疫情中再次激进演化,正确面对这些问题的做法是继续追寻它们的演化而非盖棺定论。这篇小结也在这一意义上不等同于完结,面对扑面而来的紧迫性及其出乎意料的持续性,这篇小结的另一意义是对直面紧迫情况的介入性民族志方法的检审。
精神健康的care是一个身体与心灵、地方与全球、权力与主体、药物和其他技术相互纠缠的复杂领域,有效的care需要抛弃专业主义的居高临下,进入受苦者的生活世界,民族志恰恰可以在此“作为方法”。
日本社会多年来持续经历的结构性困境如何塑造了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诉求、挣扎和变革的努力?本期书单试图带领读者穿过奥运倏忽即逝的节庆氛围,从家庭、企业、性别、市场、灾难、青年运动,以及历史的脉络和内外视角的对照中看见一个当代日本
与将阿富汗视作“帝国坟场”一样,将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的普什图区域视作“极端主义温床”也是极具东方主义色彩,剥夺当地声音的简单话术。当我们感慨塔利班归来,也应当追问:退入巴阿边境的塔利班面对的是怎样的社群?本文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