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人类学 | 人类学家对枪支暴力的看法

本文最初于2018年发表在美国人类学协会《开放人类学》版面上,两位作者试图从人类学视角总结、反思人类学家对枪支暴力的思考和实践。他们承认,当下人类学的探讨是远远不够的,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不少人类学家也在不断质询枪支暴力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动因,从各种不同维度综合性理解枪支暴力滋长的土壤。

温故 | 诺姆·乔姆斯基评论阿富汗

2021年中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前后,诺姆·乔姆斯基在劳伦斯·克劳斯的邀请下就撤军行动进行了两次对谈。乔姆斯基并未对这一行动表示欢庆,而是批判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决策从来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并未将阿富汗人民的意见纳入考量,恰恰是这样的做法让并未从战争创伤中重建的阿富汗迅速落入了塔利班的控制。为什么乌克兰的命运自决是重要的?我们或许会从常被媒体当作反面镜像的阿富汗身上找到答案。

中东史的环境转向

本文正是从“环境转向“和对欧美中心主义的反思出发,评述了发表于2010年至2015年的五本中东史方向的著作。正如评议者乔治·R. 特朗布尔四世(George R. Trumbull IV)所说,这些作品“的丰富与成功,证明了中东环境史研究的活力”,它们“既无意建设一个狭隘孤立的历史学分支,也无意提供一系列封闭的对话……相反,它们重新激活了那些讨论,重新界定了那些问题,并挑战了中东史领域内许多论证的核心假设。”

阿甘本怎么了?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阿甘本在哲学上的偏执让他成为了西方左翼学术界的众矢之的。然而让理论的效力发生偏转的,常常是语境的倒错。2022年初以来的新一轮疫情在各地掀起了又一轮的强势干预。在动态清零的政治目标、任意为之的封城举措、强迫的隔离治疗、常态化的核酸检测、“返回日常”渐成奢求的当下,阿甘本似乎又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