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现代汉语创作话语里常见的、自造传统而自为目的的重写(及大量盘古、屈原、孙悟空式的史诗),回归高乔的可能性在于打开高乔的范畴而不放弃高乔挣扎的张力。访谈在人类学的社会意义上触及了当代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学位置和以法比安·托马西之死为代表的阿根廷环境抗争,在人类学的写作意义上则邀请我们听听书中人物脱口而出的“我们留给未来的过去正在他妈的过去” ,并试着回应些什么。
本文是澎湃国际对人类学家南希·林迪斯法恩和乔纳森·尼尔的专访。这两位专研阿富汗乡村的学者,基于其长期田野调查,针对塔利班政权策略、普什图文化、气候变化影响、女权现况、知识与政治等问题,展开了具体的解释与讨论。
在新书《超越丝绸之路(Beyond Silk Roads)》(2021年)中,人类学者马格努斯·马斯登(Magnus Marsden)重点关注流动的阿富汗商人,以及他们在欧亚大陆建立的贸易网络和节点。新书探讨了商人们所处的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中,如何灵活地塑造自我身份、探索社区联结的可能性。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马斯登老师,并将英文访谈全文翻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此次访谈从追溯作者的学术轨迹出发,深入探讨马斯登新书中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并且探讨了阿富汗的未来、对流动商人的影响,以及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即使我们不再执着于普适的理论,把理论固缩于各自的角落也并不是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不应把每个人局限在自己的文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