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日本纪录片将“三和大神”带入大众的视界。近日出版的民族志《岂不怀归》则代表着对这一群体的社科关怀。网络百科把这群打工者定义为迷失在深圳三和,工作一天玩三天的最底层人士,本文作者曾在三和长期田野,则把视角投向更广阔的中国劳工现状。
本文(原题为“全球化运动与新新左派”)恐怕是格雷伯作品里最早的中译。2000年代初是“反全球化运动”开始在北美滥觞的时候。1999年西雅图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世贸游行,进入无政府主义运动现场的格雷伯也开始从学者逐步转变为运动家。
这是一个起源于疫情期间的读书会。底色是人类学,但疫情的复杂性很快溢出了既定的学科边界,读书会也逐渐转化为议题导向的半公共讨论平台。疫情和疫情次生社会现象之外,Corona近期关注的议题还包括性别与LGBT、美国黑命攸关运动、基建、诗歌、全球灾难政治等。笔记整理小组将逐渐把此前讨论的笔记上载在结绳志的Corona专栏。本文刊出的是第6期关于动物、病毒与人类世的讨论。有意加入或主题投稿的朋友请在后台留…
原文作者 / Gideon Lasco原文链接 / https://www.sapiens.org/biology/hand-hygiene-covid-19/原文发布时间 / 2020年4月8日中文译者 / 徐璟萱校对编辑 / 王菁 我们是否过度清洁? 和世界上许多地方一样,菲律宾也在一夜之间充斥着洗手液。2020年一月底以来,机场、学校、餐桌、甚至手提箱里,洗手液瓶都随处可见。在菲律宾最大的连…
第23期Corona读书会 / 2020年6月29日 主讲 / 博洋、子绮主持 / 毓坤、子皓书记 / 辛彤、祖强编辑 / 子皓、毓坤阅读书目 / 见文末 导语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在欧美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理讨论由来已久。从词源来看,“Infra-”代表“下面的,潜在的”;“structure”意为“结构”。所以Infrastructure直接含义为潜在…
· 结绳系疫 · 编者按 ·1918年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漫长田野的结尾,也是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爆发的开始。马林诺夫斯基因为一战而被迫在西太平洋被隔离的四年标志着人类学田野方法的成熟,但也昭示着长时段田野工作容易走向方法论上的功能主义,落入当地经济文化的内循环。无论是巨变的全球政治危机还是危及人类的疫情都奇妙地在马林诺夫斯基的写作里失踪,除了他日记中几段关于不明感冒的描述。 人类学家该以何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