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结绳志语言人类学取向的第一篇文章,借日前的“世界母语日”之力,思考口舌与土地背后的政治和历史。本篇文章亦是结绳志“联结”栏目的开门稿件。人类学不是闭门造车的书桌学科,它一直在吸纳社会运动的能量,亦试图为行动者提供思考的新基点。
面对国家采掘资本主义的老对手和新冠的新局面,原住民及其他社运力量该如何反应?这篇文章里的作者回顾了运动伊始的一次公开论辩,论述了其中具备资深社运经历的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女性社运者的声音、方法与总结。两位作者的民族志在此是学习和传播的艺术。
即使是在疫情中的牛年情人节,微博上依然流传着类似#云相亲#、#女孩被母亲安排隔门相亲#等恐怖传说。父母之言、媒妁之命下的婚姻必然是爱情的坟墓吗?人类学的田野显示,性欲、爱恋和物质利益之间的交织程度,要远远高于人们在文化上公认的程度。
更加值得追问的是,同样“寓教于乐”,过去的春晚曾经有趣的原因在哪?春晚对谁依旧有趣?春晚对谁其实从来没有有趣过?所谓春晚式“有趣”究竟创造了怎样的社会空间?是饭桌前欢笑的轻?还是“寓教于乐”抑或批判的重?还是作为症状而需要新的描述语言?
本期主讲为外送江湖骑士联盟盟主。从多年相关工作的经历感受出发,盟主谈到了骑手劳动的种种细节,尤其是在行业大背景下所面对的各种困难与需求。
北京义联社会工作事务所连续几年发布了对外卖骑手职业伤害的调查报告,小法师作为义联的工作人员,从近两年的调查数据入手,介绍了外卖骑手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做骑手的大学生朋友”讨论会中,我们希望从外卖骑手的劳动经验出发,一起理解具体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关系,并探寻实践可能性。本文为讨论实录第一期,主讲者是在外卖站点做田野的一碗饭,她梳理了外卖平台的用工管理逻辑,并分享了关于骑手劳动过程的观察